要了解偏振鏡首先需要我們知道什么是偏振光。
攝像離不開光線,光又是一種電磁波,它可以在與傳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向任何方向振動。一般情況下,自然光在各個方向上振動是均勻分布的。當被攝物為非金屬并且有光滑表面的時候,在一定的自然光照射角度下,其反射光除向各個方向振動均勻分布的自然光外,有部份集中在一個方向振動的光波,這部份光稱為偏振光。
這些含有自然光和偏振光的光線通過攝像機的鏡頭進入攝像機后形成影像。當我們觀看這些拍攝成的畫面時,很多時候會發現畫面中的這些由偏振光形成的眩光破壞了畫面的完善性。
例如我們在拍攝櫥窗中的主體時,由于玻璃的反光(偏振光)導致櫥窗中被攝主體不清晰;某些角度拍攝的花卉的綠色葉子發灰、發白;在風光攝影中,拍攝的藍天不夠藍,水面有很難看的反光等。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偏振光對攝影是有害的。那么如何解決偏振光對攝像的影響呢?我們可以加裝一片偏振鏡來解決這個問題。
偏振鏡是一種附加在相機鏡頭上的可消除或部份消除偏振光的附加鏡。偏振鏡一般是用經碘浸染加工過的聚乙烯醇膜,膠合在二片平板光學玻璃之間制成的。它能讓與其偏振方向同向的線偏振光透過約 80%的光強,而與其偏振方向垂直振動的線偏振光則只能通過不足1%。
偏振鏡鏡面顏色接近黑色,鏡片外緣可轉動。它由鏡片主體和一個與其相連并可以旋轉的后座框組成。鏡片主體由極細的水晶玻璃組成光柵。旋轉時,此光柵將阻擋那些與它不平行的偏振光線。因此,偏振鏡能夠控制和選擇一些記錄在膠片上的與它平行的反射光(此反射光為偏振光)的數量。
當反光高光占畫面比例較大時,用偏振鏡后會對畫面其他部分的色調產生影響;如果所拍攝的場景中反光高光占畫面比例較少時,則會在畫面其他部分的色調基本無變化的情形下,提高局部的色彩飽和度。
在某些照明條件下,偏振光含量非常少,此時用偏光鏡不會起到預期效果,同時由于光路中光學鏡片的增加,會對畫面的畫質產生負面作用。同時由于偏振鏡有轉動部份,厚度較大,容易形成暗角現象,需要在使用中加以注意。
偏振鏡有很多種。按照裝置方式可分為嵌入型與外裝型;按工作原理分為線偏振鏡(p l)與圓偏振鏡(cpl),因此要根據攝像機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偏振鏡。
在這些偏振鏡中,最常見的是一般外裝型線偏振鏡(pl) 與圓偏振鏡(cpl)。偏振鏡一般由兩部份組成,后部帶有螺紋與攝像機相連,前端有濾鏡部份可以旋轉,通過改變旋轉的角度來減少偏振光的通過。
其工作原理可簡單理解為:被攝物反射光中的自然光與偏振光在進入鏡頭前,在pl的作用下,有害偏振光被“濾除”,自然光部份通過并被“改造”為偏振光,進入鏡頭的光線實際為偏振光;反射光在cpl的作用下,偏振光被“濾除”, 自然光部份通過并被改變為偏振光,然后偏振光再“圓周旋轉”一下,“搖身一變”又成為自然光,進入鏡頭的光線實際為自然光。
所以,cpl要比pl更復雜一些,這也是二者價格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cpl的價格要更高一些。pl與cpl的差異可簡單理解為:無論何種光線透過pl之后的光線為偏振光,透過cpl之后的光線為“自然光”。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欣光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31217號 Theme By XinTheme